发布时间:2021/1/27 11:40:5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关于文化建设的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其中首次提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明确要求。同时建议还指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而红色旅游在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功能。
发展红色旅游,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成功经验的历史积淀,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历史烙印和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将红色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传承红色基因,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旅游文化中,使广大干部群众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中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既开阔视野又陶冶情操。对伟大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自豪之情和对我党历史的了解与崇敬之意完美结合起来,红色旅游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资源。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灵魂,是优质的精神教育资源。在旅游中融入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敬仰之情,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优秀革命传统的教育,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尊重历史、尊重实际,加深对中国历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了解和感悟,理解领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艰苦创业的伟大历程,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党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励精图治的创新精神以及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精神。在历史现场感悟红色文化的厚重和震撼,激发起干部群众爱国情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力量。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凝聚力不仅来源于自然风光秀丽、建筑的精美宏大和旅游体验好感的上升,更重要的在于在旅游过程中对红色历史的深层次感悟和现场近距离体会,贴近历史、贴近实际,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丰富厚重和精神文化的博大精深。“半条被子”、“古田会址”和“八女投江纪念地”等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都在传颂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发展红色旅游,是传承革命传统、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与生活品质的提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红色旅游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
近些年,红色旅游人数大幅攀升,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19年全国红色旅游出游达到7亿人次,占到国内出游总人次的11.16%。黑龙江省红色旅游自2004年开展以来,基本形成了以“抗联英雄”、“林海雪原”、“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为主题定位的红色旅游,成为了广大旅游者普遍关注的热点旅游产品。随着大量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广大人民群众对红色旅游的参与度与认可度得到较大提升,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历史教育的重视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是对红色旅游最大的支持和最好的肯定。红色文化包含外在实物与内涵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革命文献、战争遗址、纪念地(馆)等有形实物和革命文学作品、革命歌曲以及凝结在这些纪念物品上的精神、价值理念和革命传统等,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2019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2处,其中以革命文物、抗战文物和反映新中国成就文物为主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4处,占总量的30.7%。2020年黑龙江省已经统计出来的东北抗联遗址393处,其中包括中共领导机构旧址、抗联活动地、抗联重要时间和重大战役、战绩地,以及抗联烈士的故居、殉葬地、墓地等。对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为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红色旅游肩负着传播红色文化、传承革命传统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社会使命。红色旅游还具有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和丰富老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由于我国大部分历史文化景区位于乡村和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显现出来,对带动和改善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和丰富老区人民的文化生活起到很好的作用。2019年,农村居民红色旅游出游人次达到14.27%,体现出农村居民出游的意愿,表明红色旅游在带动农村居民出游积极性方面作用显著。推动红色旅游发展,还要尊重各地不同的资源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在旅游中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既不能千篇一律,又不能偏离史实,要立足于历史的真实去还原反映宏观叙事,倡导群众深度参与红色旅游,推动红色旅游高品质、内涵式发展,发挥红色旅游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社会功能。
发展红色旅游,是促进文旅融合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新时代,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旅融合转型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红色旅游成为文旅经济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文化和旅游具有大消费、大产业、大交流属性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特质。在当前区域合作文旅先行的环境下,红色旅游作为红色文化活动,重点在于精神引领和价值追寻,不同于一般的消费观念,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元素,红色旅游的消费更能满足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和价值感。另一方面,科技对红色旅游的兴起和文旅融合的深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科技创新时代的到来,科技发挥了对旅游的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国内许多红色旅游景区和景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在全息技术、AI等现代科技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云游”“云展”等数字产品,满足了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的消费需求。例如我省今冬的冰雪旅游就运用高科技手段加进了红色文化元素,用现代科技提升红色旅游的品质和效益,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历史,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精神价值,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热情,凝聚精神力量,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