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4/22 15:47:40
驰名中外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繁华的商业区,它北起松花江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光滑的花岗岩“面包石”路面、鳞次栉比的欧式建筑,凸显出浓郁的欧陆风情,这里四季游人如织。追溯这条大街的历史,它最初是由一条运送修筑铁路所用物资和器材的土路形成的。
1896年,沙俄攫取了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当时,待选的枢纽站站址有两个,一个是伯都讷(现松原市宁江区),另一个是哈尔滨,两地都靠近松花江,都有水上运输条件。但经勘测发现,伯都讷地势低洼,较大船只无法靠岸;哈尔滨江面宽阔,有利于水上运输和未来城市建设,遂将枢纽站站址设在了哈尔滨。
1898年6月,中东铁路工程局机关人员乘船到达哈尔滨,进驻距松花江10公里以外的香坊“田家烧锅”院内,开始办公。工程局急于向哈尔滨以东转运筑路器材,便立即在松花江南岸抢建码头和火车站。当时,南岸是一片沼泽地,数以千计的中国工人在现中央大街一带落脚,风餐露宿,平洼筑坝夯实江堤,抢建码头和车站;同时,把水运而至的筑路物资用马车运往“田家烧锅”和秦家岗站(现哈尔滨站)工地。络绎不绝的马车队在沼泽地碾压出一条土路,形成了今天中央大街的雏形。
中国工人越来越多,多数来自山东、河北等省。他们聚集在土路两侧,沿街搭建草房安家落户,呈现出一派地道的中国乡镇风情。工程局遂将这里划拨给中国人居住,称之为“中国大街”。1902年以后,松花江南岸因为有水陆运输码头,优越的地理优势日益凸显,吸引了大批外国人到此经商。他们在土路两侧和辅街上买地、租地建房经商,一时间,这里变成了一条洋味十足的商业街。当时,这里隶属于中东铁路附属地埠头区管辖,“埠头”称谓源于俄语“布里斯坦”发音,中文意思是有码头的城镇。在1902年由清政府批准的哈尔滨中东铁路附属用地的规划图上,可见中国大街的具体位置。
1907年哈尔滨开为商埠后,大批涌进哈尔滨的外国投资商、淘金者带着丰富的经商经验纷至沓来。他们在中国大街两侧大兴土木,中国大街商业活动日益繁荣。时至1930年,中国大街两侧建起巴洛克、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新艺术运动、折中主义风格的建筑70多栋,有洋行商店、银行旅馆、饭店药铺、舞厅影院、餐馆酒吧等,成为当时哈尔滨最具魅力、最繁华的商业大街,可谓商贾云集,寸土寸金。街道两侧洋行、商店是清一色的外文牌匾,英国的呢绒、俄国的毛皮、日本的棉布、德国的药品、瑞士的钟表等商品琳琅满目。入夜,街道灯火辉煌,繁华程度与当时欧美大都市相比毫不逊色,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美誉。
位于中国大街中段的松浦洋行,是哈尔滨富有代表性、艺术性的建筑之一。松浦洋行始建于1916年,1918年竣工,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砖混结构,地上五层。转角处为主入口,二层上方立一男一女大理石人像柱;三四层贯通科林斯壁柱,窗上饰以精美的浮雕,壁柱上装点自由螺旋曲线,阳台呈圆弧形花萼状;顶层为半截阁楼层,孟莎式屋顶开老虎窗,半球型“洋葱头”顶端组成复合式穹顶。哈尔滨解放后,该建筑改为外文书店,现为中央大街游客服务中心。
此时的中国大街有些地段翻浆严重,每次雨后,道路泥泞不堪。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大街铺上了方石。方石为花岗岩料石,长18厘米、宽12厘米,形状如俄式的小面包,俗称“面包石”。洋马车从路上走过,马蹄敲击在“面包石”上,发出“咯哒咯哒”的声响。当时,“面包石”路面铺设借鉴了欧洲一些国家的筑路经验,先用白灰、黄黏土和沙子搅拌成“三合土”垫路基,然后铺以厚约尺许的碎石,在石缝隙之间浇灌石灰浆,用压路机碾轧平整,再将“面包石”有序地摆放在路基上面。至今平整如初的“面包石”路面堪称中央大街的一大亮点。岁月留痕,今天光滑的“面包石”是历经近百年车碾人踏磨光的。
1920年开始,中国政府陆续收回了中东铁路附属地的各项特权。1928年7月,中国大街改称中央大街至今。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中央大街回到人民的怀抱。1986年,哈尔滨市政府将中央大街确定为保护街路;1997年,市政府又将其改造成步行街。今年3月25日,中央大街商务区改造提升项目全面开工,预计9月30日前完成,届时,它将以崭新的形象迎接国内外游客。